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准确理解与执行财政政策并解决现实财政经济问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强烈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财政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学科积淀深厚 本专业创办于1952年,荟萃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是全国最早设置的财政学专业之一。1957年许廷星教授首次系统提出的“国家分配论”,对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获批财政学硕士授权点,1986年获批财政学博士授权点。1995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海归博士5人。教学团队拥有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税务专业硕士教指委委员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
培养理念先进 “五育”并举、协同发展,坚持跨学科培养。在专业培养中引进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数字财税概论》《数字财政管理》等新财经课程,着力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素质与能力。2014年与四川省财政厅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安排近千人参与高质量政企单位实践实习。
办学质量一流 财政学教学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打造了《财政学》《政府会计实务》等一流课程集群。财政学专业连续多年在中国科教网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中被评为五星级专业,2025年排名第1位。人才培养成效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中青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税法、财务管理、货币金融学、数字化财政管理、中级公共经济学、政府预算、公共投资学、公债经济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国财政制度、中国财税史、投资经济学、税收筹划、数字财税概论、财税大数据及其应用、政府会计实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