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信息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之声 | 03级校友秦天:从西财走出的电影导演,作品荣获业界大奖

发布日期:2025-07-03    作者:         点击:

对话 · 西财

黄浦浣花见证岁月流转,光华柳林铭刻青春时光。在光华,在柳林,一代代学子怀揣理想从这里起航,在不同领域绽放光芒。不同的人生经历,蕴藏着相同的西财印记。

《对话·西财》第一期,聚焦跨界追梦。看西财学子如何成长为电影导演,看经济学科的专业背景为电影制作带来了哪些启发。

▲2003级校友、电影导演 秦天

当经济学思维邂逅电影艺术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校友秦天就是这样的“跨界选手”

他的电影作品《但愿人长久》

荣获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

FIRST FRAME第一帧特别提及两项重磅荣誉

近日,这部电影正式上映

电影讲述了三代女性在成都的生活故事

勾勒出一幅跨越时代的成都城市画卷

访谈时间

“光华园,我电影梦开始地方”

问:你是2003级的本科生,当时在西财的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

秦天:我们是光华校区的最后几届本科生。从2004年开始,学弟学妹们都到柳林校区去了。大学时候我是学生艺术团的一员,因此经常到柳林去参加文艺活动。当时的柳林空荡荡的,树木也很小。前两年我又去柳林看了一次,发现当年那些小树都已经长起来了,学校也是人声鼎沸的样子,和20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我本身是成都人,常年也住在成都,所以我时不时地还是会回学校转一转。特别是遇到一些需要思考的事情时,或者老同学从外地回到成都时,我们通常都会约在光华校区见面。

▲毕业十周年返校纪念

问: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西财,选择财政学专业?

秦天:学经济是因为家里人觉得,经济类专业会让人有更宏大的社会眼光。当时我翻看西财招生简章的时候,看到的第一个学院就是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然后又了解到学校后来的很多专业都是从财政系衍生出去的。再加上这个学院本身规模不大,人数没有那么多,我比较喜欢安静,于是选择了这个专业。

问:你的电影梦是如何产生的?和大学生活有什么关联吗?

秦天:说起来要感谢西财,因为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当时我们班有50多个同学,大家来自全国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经验。他们身上有一种我不曾熟悉的、不曾见过的、自身不具备的一种东西存在。他们给我带来了开阔的、地图式、鲜活的中国,让我进一步想要了解我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就大量地看电影和看书,以此来丰富自己短缺的东西。我基本上一天至少看两部电影,除了正常的学习以外,几乎都是看电影或者电影相关的书籍杂志。

问:西财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为你追求电影梦想提供了哪些空间?

秦天:我当时最喜欢宏观经济学课程,因为它给了我一种观察社会的宏观角度和视野,这和看电影很有共性。在看电影的过程当中,我会对一个人群、一种类别或者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比较感兴趣。我感觉这和宏观经济学是有关联的。专业课老师也对我挺好的,当时的会计学老师得知我对艺术感兴趣,多次表达了对我的鼓励。他勉励我在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去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在光华校区主持晚会

问:《但愿人长久》这部电影哪些元素是跟西财有关的?

秦天:电影和母校最有关的地方,不是情节上的,而是情怀上的。西财老师们身上有一种包容的精神,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精益求精。那种向内探索、向外追寻的孜孜以求,对我也是一种极大的影响。电影主人公的韧劲,在性格塑造上则是受到了大学同学的影响。在人生路上,在电影创作中,我几乎是带着很强烈的西财印记在思考。所以每次被问到“你的故事从哪来的”的时候,我都会说“从我的大学西南财大来的”。

问:你大学期间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

秦天:可能是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就业机会都挺好的,我的同学要么是进入公务员体系,在财政税务系统工作;要么就进入金融机构,从事财务相关工作。虽然大家都有美好的前程,但毕业临近,大家真实地意识到马上要离开象牙塔了。毕业之前的好几个月里,大家都默契地相互珍惜着最后的相处时光,经常漫无目的地在学校溜达。光华园不大,我们又是最后几届本科生,校园里的人越来越少,让人更加落寞。毕业前几天,我把班上同学一个一个送到机场、火车站。最后我又回到学校,在光华会堂前面的楼梯一直坐到很晚才回家。那一刻我真切感知到,我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们,又要回到天南地北的家乡了。

▲毕业照,拍摄于光华楼前

从财经学科到电影导演

他是如何跨界的

问:经济学的专业背景是否会对你讲述电影故事带来一些独特的视角?

秦天:肯定是有的。比如,我在写剧本之前,对成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田野调查,整个过程基本上就是以统计学、经济学的视角在观察。比如说,我会通过城市的经济结构、人口迁徙的情况等维度去认识其内在逻辑。这可能是我跟科班导演的不一样的地方吧,我感觉经济学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方式,对我的电影创作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问:毕业的时候,你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此后的经历对你创作电影有什么样的影响?

秦天:我毕业的时候获得了中国银行总行的终面机会,但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喜欢银行工作,思考再三,最后没有去。但毕业了总要养活自己了,所以我做了很多保障基本生活的工作,婚庆主持、泳池救生员、闪送员等等。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外卖员、出租车司机等等。他们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空间,呼吸同样的空气,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此外,由于这些工作流动性很强,我基本上干大半天就可以收工,剩下的时间我就继续研究电影,一天看两三部片子。就这样大概过了十年。

▲电影幕后

问:有没有哪个具体的契机或者瞬间点燃了你对拍电影的热爱?

秦天:或许是因为眼界打开后,我看到了更多真实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对日常的感知也变得细腻丰富。这种变化让我的表达欲望越来越强烈,有很多想法想要对外界诉说。加上自己一直对电影抱有热爱,觉得电影是我熟悉的载体,或许可以用它来传递这些想表达的东西。30多岁的时候,我进入了影视行业,从影视行业的基层做起,在一线实践中补充电影专业训练上的不足。后面就一直在拍广告,广告拍摄的训练让我和团队积累了很多经验,让我开始真正懂得了拍摄。

问:《但愿人长久》这部电影从构思到获奖到上映,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刻?

秦天:客观上肯定是存在的。但经济学背景让我习惯理性拆解问题,难题会被分解得很细碎,所以很难想起有哪些大的困难。这些年我的累积比较丰富,写剧本大概只用了10多天,拍摄只用了40多天。拍电影的过程,整个团队都太想做成这件事了,所以我们忽略掉了困难和压力。要说最难的事情,可能是上映。在我看来,电影上映比起拍摄、拿奖显得更不容易。很珍惜电影上映的机会,这几天我们在路演,一天一座城市,有时候两个城市,每一个城市有好几场路演。我期待以电影为桥梁,和观众有抵达内心的沟通。每天路演结束,我都会去网上看大家的影评,并且很认真地回复每一条评论。

▲电影路演

问: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秦天:我写了几个新剧本,但是还在完善当中,内容跟当下大家的日常生活有关。我想通过电影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聊聊天。

问: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如何坚持热爱,如何勇敢地探索人生边界?

秦天: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不是靠外界鼓励推动的,而是自发生长的。希望大家好好在校园里用心感受一切——既能沉下心体会知识的“理性”,也能敞开心接纳艺术与生活的“感性”,最终在两者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知性”。当你拥有这种理性、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无论最后选择什么路径,都可以把普通的生活和平凡的日子装点得特别美好。因为这样的你,会更懂得如何与身边的世界连接,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能在相处中让生命体验变得更丰富。大学四年对于我是如此,我相信对于学弟学妹也是一样的。希望大家能在大学要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去感受我们经济类专业赋予的思维方式和视野。只要不荒废时光,未来走向社会时,你们一定会成为健康、完整的个体。祝福大家,但愿人长久!

友情链接: 西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书记信箱 诚聘英才 English

学院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柳台大道555号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 格致楼8楼    邮编:611130     电话:028-87092239 、870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