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载峥嵘育桃李,薪火相传谱华章。岁月悠悠,一届届西财财税学子与母校并肩,与时代同频,共同赓续经世济民的奋斗篇章。迎百年华诞,我们翻开泛黄的校史卷轴,透过时光长廊追寻一代代财税人栉风沐雨的足迹,汲取跨越时空的奋进力量。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原四川财经学院财政系1955届毕业校友艾淑溪,品读她在西北财会战线书写的人生诗篇。
西行逐梦:秦川大地埋下赤子初心
1955年3月,春寒料峭,艾淑溪与同窗十余人挥别天府沃土,踏上开往陕西的列车。彼时,“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响彻校园,她毅然将毕业志愿填向八百里秦川。初至西安,北国风雪扑面,机关招待所的寒夜辗转难眠,但人事干部一句“这里需要你们”的殷切嘱托,令她暗下决心:定要以所学回馈这片土地,不负母校“经世济民”的教诲。
她被分配至陕西省手工业管理局财务科。接受工作后,她以母校所授的严谨治学精神,搭建财务框架,夜以继日研读政策,制定收支规范,厉行节约增效,最终做出可喜的成绩,获得了领导的认可。
抵住风沙:小厂账本间的坚守与革新
1958年,艾淑溪从陕西省手工业管理局调至省机械局任主管会计。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席卷全国,她主动响应精简号召,从省机械局调至西安变压器厂任主管会计,随后又被调至西安冷冻机厂。面对工厂亏损停产、同僚冷嘲“大学生沦落小工厂”的困境,她淡然回应:“小厂亦是报国处。”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她重整账目、严控成本,合理调配资金,助力冷冻机厂收获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艾淑溪坚守职业道德:“宁守清贫,不违铁律!”某日,她发现出纳未锁保险柜,万元现金触手可及,却不为所动,即刻找来出纳锁柜,出纳同志非常感动地说:“艾大姐,您真是一位好会计,我要好好学习您'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一心为公的可贵精神。”凡是对国家、对工厂有利的事情,艾淑溪都坚决维护。
赤诚如荷:两袖清风映照财经本色
她在西安冷冻机厂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了20多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调任到小厂,也不断钻研业务,提升水平,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82年上级又把艾淑溪调回陕西省轻工业局工艺美术公司,仍从事主管会计工作。那时候税务部门每年都要检查各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她总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实事求是地汇报,从不偷税漏税,得到了税务部门的赞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1984年艾淑溪被评为会计师。在几十年的财会工作中,她始终勤勤恳恳、尽心尽责,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回首过去,她坦言道:“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母校的教育。”这份真挚的情感,见证了她对职业的忠诚和对母校的感恩。
艾淑溪这一生,没有惊涛骇浪,唯有算珠声声。在她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历经种种考验,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默默奉献了宝贵青春和智慧。她是黄土高坡上的“财经清荷”,在风沙迷漫的黄土高坡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谱写了人生的篇章。